网站首页 > 体育综合> 文章内容

体育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含专业目录)

※发布时间:2020-10-29 15:52: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体能训练学院(军民融合体能训练学院)、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体育商学院、新闻与学院、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冬奥培训学院)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橄榄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中国冰球运动学院(中国冰壶运动学院)、中国游泳运动学院、中国田径运动学院、中国马术运动学院、竞技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学校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市重点二级学科和1个高校高精尖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和新闻与2个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学校三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和“体育与教育”。

  学校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教育部优秀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励28项。《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2012年以来唯一每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体育类期刊。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市对外参观的重点单位之一,体育大学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3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罗格(Jacques Rogge)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奥委会托马斯•(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国际冰壶联合会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伊沃•费里亚尼(Ivo Ferriani)、国际滑雪联合会秘书长萨拉•露易斯(Sarah Lewis)、联邦体育局副局长、体育学院院长瓦尔特•孟吉森(Walter Mengisen)“名誉教授”称号。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培养热爱祖国,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创新能力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1.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新闻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1.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仅限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个专业,并且报考点只能选择体育大学考点。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专家推荐表两份,出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函以及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六)请考生注意: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有三个二级学科(含五个研究方向)中设有运动项目(见表3),其他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中不设运动项目。

  1.2020年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全日制暂定910人、非全日制暂定53人,具体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达数为准,具体计划数见附件。

  2.各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将以教育部2020年正式文件下达的硕士生招生总人数和实际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配,本次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人数)仅供参考。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体育大学的网名公告要求进行报名。

  ⑶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⑷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我校要求考生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在10月31日前通过邮政EMS快递至体育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⑹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报考点和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详情请见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名公告)。

  ⑺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体育大学报考点:11月8日-10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地点:体育大学体育馆南侧二层。

  ⑴ 报考我校的地区考生(含体育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和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体育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选择体育大学报考点,并在体育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

  ⑵ 报考我校的其他考生(含体育大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⑴ 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⑶ 所有考生应对本人网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